•中文名稱:
|
白水木
|
•英文名稱:
|
Silvery Messerschmidia
|
•學 名:
|
Tournefortia argentea L. f.
Messerschmidia argentea (L.) Johnston.銀毛樹(海南植物誌)
Argusia argentea (L.f.) H.Hein
|
•科 名:
|
紫草科(Boraginaceae)紫丹屬(Tournefortia)
|
•別 名:
|
白水木,白水草、水草、山埔姜、山草、銀丹、銀毛樹(海南植物誌)
|
•原產地:
|
熱帶亞洲、馬達加斯加、馬來西亞、熱帶澳洲及太平洋諸島;台灣產於恆春半島、蘭嶼、小琉球及綠島。
|
•分布:
|
生長在臺灣南北兩端沿海及蘭嶼、綠島的海濱珊瑚礁上、沙灘上。
|
•用 途:
|
1. 海岸防風行、道樹、庭園景觀植物植物。適應性強,生長力好,為第一線海岸林不可缺的樹種。2.藥用:根及莖有清熱,利尿,解毒之效。治風濕骨痛。葉有解毒,消種之效。治解魚類、貝類中毒。
|
•莖:
|
高可達 10 公尺高。樹皮灰褐色,小枝條、葉片、花序,都被有銀白色的絨毛;枝上具有顯著葉痕。
|
•葉:
|
葉呈輪生狀密集排列於枝條頂端,全緣,倒卵形,肉質性,兩面都密佈絨毛,長約 9~20 公分,寬約 4~8 公分,葉柄厚實但是很短,長約 0.5~2.5 公分。
|
•花:
|
花頂生,白色或是略帶淺粉紅,排成兩列,屬蠍尾狀聚繖花序;花萼、花冠都小徑約 0.5 公分,也都是 5 裂;雄蕊接近無柄,花藥約 0.15 公分長;子房 4 室,柱頭兩裂。花期 4~6 月。
|
•果:
|
果實球形核果,徑約 0.5~0.9 公分,初呈橄欖綠,隨著成熟顏色漸漸轉淡,最後終至白色或淺綠色,具軟木質,能藉海水傳播。
|
•特徵:
|
樹皮灰褐色,小枝條、葉片、花序,都被有銀白色的絨毛。常綠性的小喬木或中喬木,樹皮灰褐色,葉叢生在枝端,全緣,倒卵形,肉質性。白色小花列排成蠍尾形的聚繖花序。果實球形,具軟木質,能藉海水傳播。白水木生長的地方絕大多數是看得到海水的地方,所以有「白水木」之稱。
|
•資料來源:
|
白水木 (biodiv.tw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