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中文名稱:
|
藍花楹
|
•英文名稱:
|
Green Ebony, Jacaranda
|
•學 名:
|
Jacaranda acutifolia Humb. et Bonpl.(台灣常見的藍花楹)
Jacaranda mimosifolia D. Don(盛花種藍花楹)
Jacaranda
cuspidifolia Mart. (尖葉藍花楹)
|
•科 名:
|
紫威科(Bignoniaceae)藍花楹屬(Jacaranda)
|
•別 名:
|
巴西紫葳、非洲紫葳、尖葉藍花楹、西紫葳、紫雲木
|
•原產地:
|
巴西、西印度群島、秘魯、坡利維亞;台灣於 1922 年引進栽植,後又多次引進。
|
•分布:
|
被引進栽植為庭園樹、行道樹用
|
•用 途:
|
1.優良園林、行道樹種:樹形很美,開藍色的花,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園林樹種。2.雕刻工藝用材:藍花楹木呈灰白色,有直紋理,較軟,無樹結,易乾,可作家具用材。
|
•莖:
|
落葉喬木,高可達 10 公尺,徑 20~35
公分,具多數分枝,小枝平滑,光滑無毛茸;外形酷似鳳凰木,老莖有明顯的裂紋。
|
•葉:
|
葉為奇數二回羽狀複葉,長 40~60 公分;羽片 10~20 對,長 13~30 公分;小葉多數,較小,橢圓形或長橢圓形,長 0.5~0.7
公分,寬 0.2~0.4
公分,先端尖,基部鈍或圓,紙質,全緣;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;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或背面邊緣有綿毛;中肋及側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,側脈 5~7
對,細脈不明顯;葉無柄;藍花楹的葉為對生,小葉是尖頭的,而鳳凰木的葉互生,小葉為鈍頭。
|
•花:
|
花多數,中形,紫羅蘭色,開放時徑 1~1.5 公分,呈頂生的圓錐花序;花序長 30~45
公分,具分岐;苞片早落;花萼小,先端近似截斷狀或 5 齒裂;裂片三角形,先端銳尖;花冠鐘形,長 2~3.5 公分,二唇狀,外面有倒伏性毛茸,先端有裂片 5
枚;裂片略不整齊;花內有雄蕊 4
枚,兩長兩短,不伸出花冠外,退化雄蕊較短,多不超過花絲,被覆有長絨毛。花期在夏季。
|
•果實:
|
果實為蒴果,近圓形、扁平,略似錢幣狀,長約 6 公分,寬約 5
公分,邊緣裙狀,常呈波緣狀,未熟時青綠色,成熟後黑褐色;種子多數,卵圓形,有膜狀薄翅。
|
•特徵:
|
藍花楹為紫威科藍花楹屬落葉喬木,藍花楹高大且酷似鳳凰木,高可達 15
公尺以上,老莖有明顯的裂紋。葉子羽狀複葉,小葉長圓形,先端尖、青綠色而葉背呈淡綠色。春天開花、著生於枝條、花冠筒狀扁管狀小花,下端膨脹成鐘型,為藍紫色。扁平果實,直徑約
5 公分,長出來時是青綠的,成熟後會變成褐色,開裂只會開裂一半,長得很像響板。種子 0.5
公分大,圍有一層薄膜。
|
•資料來源:
|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