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中文名稱:
|
榆樹
|
•英文名稱:
|
Siberian
Elm
|
•學名:
|
Ulmus
pumila L.
|
•科名:
|
榆科(Ulmaceae)榆屬(Ulmus)
|
•別名:
|
榆樹(通用名),榆(爾雅),白榆(江蘇、山西、甘肅),家榆(河北、河南),鑽天榆、榆錢樹、錢榆(江蘇),長葉家榆、黃藥家榆(東北木本植物圖志誌)
|
•原產地:
|
東北亞
|
•分佈:
|
中國東北、華北、西北,長江以南也見栽培;野生或栽培,多生於平原或丘陵地。
|
•用途:
|
1.食用:嫩果可炒實或與麵一起蒸食。2.種子可榨油,含油量為 18.1 %。3.木材堅硬,質細密,可作建築用材。4.樹皮纖維柔軟,可代麻用。5.藥用:果實、樹皮和葉均可入藥,有安神的功能。性味:樹皮、根皮:甘、平;果實、種子:甘、酸、寒。效用:樹皮、根皮:利水,通淋,消腫。治小便不通,淋濁,水腫;葉:利小便。治石淋;果實、種子:清濕熱,殺蟲。治帶下,小兒疳熱累羸瘦。
|
•莖:
|
喬木,高可達 25
公尺,胸徑 1
公尺,在乾瘠之地長成灌木狀;幼時樹皮平滑,花褐色或淺灰色,大樹之樹皮暗灰色,不規則縱深裂,粗糙;小枝無毛或有毛,淡黃花色、淡褐灰色或灰,稀淡褐黃色或黃色,有散生皮孔,無膨大的木栓層及凸起的木栓翅;冬芽近球形或卵圓形,芽鱗背面無毛,內層芽鱗的邊緣具白色長柔毛。
|
•葉:
|
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長
2~9 公分,寬 1.2~3.5 公分,先端銳尖或漸尖,基部圓形或楔形,兩邊近對稱,葉緣具重鋸齒或為單鋸齒,側脈 9~16 對;葉脈常簇生毛;葉柄長
0.2~0.8 公分,被毛;柄長 0.2~0.6 公分,被短柔毛。
|
•花:
|
花先葉開放,多數為簇生的聚繖花序,生於上一年生枝的葉腋;花被片 4~5,雄蕊 4~5,花藥紫色,伸出花被外。花期
3 月。
|
•果實:
|
翅果寬倒卵形,長
1~1.5 公分,被短柔毛,先端具凹陷;種子位於翅的中央,周圍均具膜質翅。果期 4~5 月。
|
•特性:
|
落葉喬木,樹皮暗灰色,粗糙,縱裂,小枝黃褐色,常被短柔毛。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形,長 2~9 公分,寬
1.2~3.5 公分,先端銳尖或漸尖,基部圓形或楔,兩邊近對稱,葉緣多為單鋸齒,側脈 9~16 對;葉脈常簇生毛;葉柄長 0.2~0.8 公分,被毛;柄長
0.2~0.6 公分,被短柔毛。花先葉開放,多數為簇生的聚繖花序,生於上一年生枝的葉腋;花被片 4~5,雄蕊 4~5,花藥紫色,伸出花被外。翅果寬倒卵形,長
1~1.5 公分,被短柔毛,先端具凹陷;種子位於翅的中央,周圍均具膜質翅。果期 4~5 月。
|
•資料來源:
|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%E6%A6%86/%E6%A6%86.htm
|